返回

大明:我的学生是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4章捣其巢穴,绝其种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在群臣的一声声山呼万岁之中,朱元璋有时候真的会产生幻想,谁说人活不了万岁,万一呢?

    放牛娃还只能放牛呢。

    自咱之前,也没有放牛娃当皇帝啊!

    但是咱自己本身,不就是那个,不可思议吗?

    朱元璋的这一生,是不可思议的一生,不可思议到朱元璋自己都觉得,自己就是那个万一。

    但是日渐老迈的身体,一次次的给朱元璋敲响着警钟。

    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朱元璋,也只能认清现实,无论自己的这一生是何等传奇,终究自己也是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。

    当任以虚告诉朱元璋,马皇后将要先他一步近十余年而去时,仿佛是唤醒了朱元璋内心深处藏着的记忆,那是他第一次成为孤家寡人之时的感觉。

    而结束朱元璋孤家寡人生活的人,便是马皇后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恍惚中的朱元璋,才隐隐约约之间感觉到,为什么那么多的老人,在看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挚爱亲朋时,总会说一句“先死的人享福”。

    万岁,当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太医们走后,朱元璋的目光再次看到了在不远处的那一罐砂糖,嘴里不由得喃喃道:“现在天德他们,应该已经到辽东了吧?”

    大明辽东建州。

    童挥厚正在自己的“衙门”里,看着开元王纳哈出给自己送来的公文。

    简单的翻阅了几下之后,便随手扔进了面前的火盆之中。

    童挥厚所在的地方,说是衙门,实际上就是部落里一处比较大的房子。

    建州女真现如今不过三万余人,无论是元也好,明也好,反正一切都跟他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此时的童挥厚不知道,自己的儿子猛哥帖木儿,将会在两百余年后,被追封为肇祖原皇帝。

    望着远处被族人圈禁在栅栏之中的汉人,此时的童挥厚心中只有一个疑惑,大明如果打过来,这笔账,会不会算在自己的头上。

    大元的覆灭,已经是定局了,大明何时打过来,几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

    听说最近大明又在辽东集结了二十余万兵马,估计这一次,就是奔着解决纳哈出来的吧?

    想到这里,童挥厚的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。

    自己只是一个小部落,这可能是自己的部落最后一次进入中原了,因此童挥厚便偷偷的命人,劫掠了一部分的汉民。

    毕竟无论是在草原,还是在辽东,只有足够多的人口,部落才能不被人吞噬。

    童挥厚的心情逐渐的凝重了下来,看着眼前的这些汉人,最终下令道:“除了女人,全部杀掉,切莫让大明抓住了我们把柄。”

    在身后的女真士兵听到童挥厚的命令时,心中没有一丝的疑惑,旋即便去召集起了部落之中的人手,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。

    当初徐达北伐之时,童挥厚便察觉到了大元要完了。

    一想到要过回老祖宗的日子,童挥厚便本能的意识到,在将来,人口才是决定一个部落实力的根本!

    当别的部落在运送金银时,只有建州女真在劫掠汉民。

    但是童挥厚错了,因为他们需要时间,将这些汉人,同化成自己人,但是大元,显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。

    自从今年大明向辽东调兵以来,童挥厚其实就已经暗中做好了预案。

    方式也很简单,除了还可以生育的女人之外全部杀掉,因为女人要比男人容易同化的多。

    而这些男人不仅不容易同化,甚至在明军过境之时,有可能还会响应明军。

    到时候如果明军兴师问罪,他们这样的小部落,根本不可能有招架的余力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这些小部落的人口即便是再多,那也不可能比大明的人还多!

    而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在这一场大战分晓之前,赶紧的消灭自己的罪证,而后祈祷冬天快一点到来。

    等到辽东的第一片雪花落下之后,汉人便会退去。

    而此时在辽东各地蛰伏着的猛兽,也会替他们解决掉这些尸体。

    即便是仍有残余,当第二年雪化之后,冬眠苏醒的野兽,也会彻底将余下的那些尸体解决。

    只要撑到冬天,就是胜利!

    随着一道道军令的下达,原本整个部落也随之运转了起来。

    只不过,还没等童挥厚动手,便有几匹快马疾驰进了营地。

    在那些斥候的脸上,无一不是写满了恐惧之色。

    “主子,大事不好了,大明,大明不是去开元金山的。”

    童挥厚的脸色陡然一变,不敢置信的看着那斥候厉声道:“不是去开元金山的,那整个辽东还有谁,能让大明兴兵二十万?”

    整个辽东,现在还效命于大元的,也就只有开元金山的纳哈出了。

    大明组织这么多的兵马,不能是来辽东秋游的吧?

    那斥候语无伦次的指了指部落外,又指了指童挥厚,良久之

第64章捣其巢穴,绝其种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